热门搜索



追梦邢台紫金山:太行圣境藏五杰,追梦之旅等你来赴!

文/王贵平

八百里太行紫金秀,七百年五杰人文丰。

紫金山巍峨挺拔,气势恢宏;层峦叠嶂,峰幽壑深。绿湖碧潭,高低错落;水光潋滟,清爽怡人。

这里不仅山明水秀,风景优美,而且底蕴深厚,人文灿然。宋末元初,刘秉忠、郭守敬等先贤在此结庐修学,开启了大元盛世的文明之光,缔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高光时刻。

紫金山又称状元山、中华五杰山。走进她,仿佛走进了一座天然的氧吧和神秘的文化乐园。

图片
大门口,是庄严肃穆的追梦楼。从外观上看,追梦楼雄伟壮丽,气势非凡,与紫金山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楼体设计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紫金山深厚的文化底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巍巍壮观。

图片
正中央的门楣上,烫金的“紫金山”的牌匾醒目耀眼,上方楼阁中央,悬挂着中国著名书法家李铎撰写的“中华五杰山”的牌匾,为追梦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令人肃然起敬。

阁楼的楹联“太行圣境”“五杰灵踪”,高度概括了紫金山在八百里太行所独有的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个性特征。

紫金山因孕育了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张易、王恂这“紫金山五杰”而闻名,追梦楼也承载着人们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图片
五杰在此研学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紫金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激励着后人追逐梦想,努力奋进。

进入景区,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架状元锣悬挂在状元文化墙的旁边,有游客拿锣锤敲击着状元锣。

锣声激越宏大,在明净的空中和山山岭岭间回荡不息,让人陡生肃然之气,仿佛置身于新科状元骑马巡游的场景:金锣开道,清水洒地;骑在雪白骅骝马上的新科状元头戴金花乌纱帽,身披绯红锦袍,玉带环腰处悬着鎏金鱼符,胸前佩戴着大红花球,眉眼充满了少年得志的意气。

身后十二面杏黄旗猎猎翻飞,旗面上“钦点状元”四个金字在阳光下灼人眼目。恍惚中,自己好像也成了志得意满的状元郎,连脚步也变得十分轻快。

图片
穿过波光粼粼的月牙形月潭,便到了五杰广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状元鼓,一架大鼓架在鼓架上,上面写着“高中”两个字。

鼓的边缘装饰着一圈金色的花纹,精致而华丽,花纹蜿蜒曲折,犹如舞动的丝带,又似腾飞的祥龙,为状元鼓增添了几分尊贵和神秘的色彩。

每一次击鼓,声音都层层递进,先是低沉的共鸣,如同大地的震动,随后逐渐升高,变得激昂而澎湃,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人们的耳膜。那声音在山谷间来回反射,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和声,仿佛整个紫金山都在为学子们加油助威。

图片
走过几个台阶,穿过“状元之师”门,就到了五杰广场的核心地带。上方平湖飞瀑,旁边流水淙淙。

背景墙上中间是“紫金山五杰”五个大字,两边“半部元代史”“太行紫金山”的宣传语赫然入目;右侧是图文并茂的“紫金五杰”和“紫金书院”的介绍;左侧是签满名字的“状元榜”。状元榜旁边,“金榜题名”“一举夺魁”“独占鳌头”“鱼跃龙门”的祈愿牌挂满了祈愿架。

图片
旁侧树枝上系着的一条条祈愿红绸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像一簇簇跳跃的火焰,激荡着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雄心壮志。

五杰群雕处在广场的正中央,高四米,以青铜铸就,气质伟岸,如高山仰止。

群雕中央气宇轩昂的领袖人物就是刘秉忠,他是邢台市东静庵人,兼通儒教、佛教和道教,随从元世祖忽必烈三十三年,规划社稷,制定典章,构建体制,亲自勘测、规划、设计了元上都和元大都的营建。

他当年确定的中轴线,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到钟楼正门的连接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二零二四年年七月二十七日,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中国建筑规划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郭守敬是信都区郭村人,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他的十多项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

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巨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张文谦,邢台沙河人,他在元朝历任中书左丞、大司农卿、枢密副使、御史中丞等官职,是辅佐忽必烈推行“汉法”、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的重要谋臣。

张易,太原交城人,先后出任职中书省参知政事、右丞相,总理国家财政,主管军事,断然除掉了奸臣阿哈马,为元代国家机器健康运转和国家财政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恂,唐县人,任太子赞善、国子监祭酒、太史令等职,他推崇国学,建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在全国推广教育。

图片
置身于五杰广场,仿佛穿越了历史,不由地让人对从紫金山走出的“中华五杰”取得的辉煌成就肃然起敬。

穿过碧波荡漾的五星湖、三清池、万灵池,我们来到了鸣琴谷。谷中溪水潺潺,野花袭人,鸟鸣瞅瞅,天籁之音犹如琴韵委婉动听,身临其境,你会萌发“高山流水”的幽思。

图片
刘秉忠在这里临溪抚琴,与大自然对话,吟咏出“横琴消尽尘中虑,一曲秋风对月弹”的诗句。据当地的老人说,每到春夏之交的傍晚,总能听到这里隐约传出的悠悠琴声。

从鸣琴谷到前方的日潭,我们要穿过这个别具特色的乾元洞。乾元洞的名字来源于《易经》“大哉乾元”,这里是刘秉忠当年经常游憩之地。

后来,刘秉忠辅佐忽必烈创建大元王朝,改年号为“大元”,其典即来源于此。

洞外墙体呈褐色,怪石嶙峋,层叠而上,森然可怖。踏入乾元洞,寒意裹挟着诡谲的气息扑面而来。前行不过数米,一方庞然大物赫然横亘路中,如远古蛰伏的巨兽,黢黑的轮廓在幽暗中若隐若现。

它占据了洞内大半空间,仅在一侧留下逼仄的缝隙。幽暗的光影中,巨石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洞内的寂静与未知无限放大,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踟蹰不前。

光线阴暗中,冷风裹身,凉意阵阵,小心翼翼地侧身通过,生怕一不小心就和这个“拦路虎”撞个满怀。还好没多久,就走出了神秘的乾元洞,心里不觉轻松了许多。

图片
穿过乾元洞,拐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日潭便近在咫尺了。一方澄澈的水潭静卧于此,潭水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在日光轻抚下,粼粼波光跳跃闪烁,倒映着四周葱茏的山色与湛蓝如宝石的天空。

日潭与月潭一圆一弯,一阳一阴,遥相呼应,日月同辉,是紫金山一道靓丽的风景。

刘秉忠曾经戏称此潭为“阳和潭”,并且写下了“东君号令忽传新,一点阳和处处匀”的佳句来。“雾森桥”紧贴湖面,横跨日潭南北。

踏入这片氤氲之境,雾桥仿若一条悬浮于云海间的琉璃丝带。

特制喷头持续吐纳出绵密水雾,轻纱般的雾霭漫过钢索与原木桥身,将其浸染成若有若无的朦胧幻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虹光,恍若天宫遗落人间的琼楼玉宇。

桥身两侧蜿蜒的雾幕,如流动的乳白色绸缎随风轻摆。游人穿梭其间,恍若漫步云端,衣袂掠过薄雾,水气如烟似梦,让人如临仙境,确乎“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浮尘”。

潭边围聚着一群兴致勃勃的游客,正对着潭水大展“歌喉”。一位游客凑近话筒,深吸一口气,扯着嗓子大声呼喊,刹那间,从潭心处,一股粗壮的水柱如蛟龙出海般迅猛蹿升,直插云霄。

水柱裹挟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折射下,幻化成七彩的虹光,绚丽夺目。那水珠飞溅开来,化作细密的水雾,随风飘散,轻柔地洒落在游客们的面庞上,带来丝丝清凉,惹得众人发出阵阵惊呼与欢笑。

图片
沿着紫金山陡峭的石阶蜿蜒而上,风声裹挟着草木清香掠过耳畔。正当腿脚酸胀时,一道奇特的景观突然撞入眼帘—— 龙旋天瓮赫然立于眼前。

它宛如大地裂开的巨口,又似仙人遗落的巨型酒瓮,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整座天瓮口小肚大,深幽莫测,直径约二十米的瓮口边缘,褐色岩壁粗糙嶙峋,布满岁月侵蚀的沟壑,仿佛是时光亲手雕刻的纹路。

长长的栈道如同一条银蛇,紧紧缠绕在瓮壁之上,盘旋着向上延伸,消失在瓮口尽头。

踏上栈道的瞬间,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概就是说的这种凶险的地势吧。

向下望去,瓮底深不见底,朦胧的雾气在其中翻涌缭绕,宛如隐藏着神秘的仙境;向上仰望,头顶仅余一方小小的蓝天,几朵白云悠然飘过,更衬得天瓮深邃而壮观。

行走在栈道上,指尖不经意触碰到瓮壁,冰凉的触感传来,岩壁上零星生长着几株嫩绿的苔藓,为这雄浑的天瓮增添了一抹生机。

风掠过瓮口,发出低沉的呼啸声,在瓮壁间来回激荡,仿佛远古巨兽的低吼,令人心生敬畏。

阳光斜斜地洒入瓮中,在岩壁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时而照亮栈道上小心翼翼前行的游人,时而又隐入阴影,让整个天瓮更添几分神秘色彩,宛如一幅震撼人心的立体画卷。


走过风景秀丽的杏仁庄,拜谒了仙气十足的湘子庙,路过明艳秀碧的七星潭,便到了清新拙朴的荆香峡了。

踏入紫金山荆香峡,仿若跌进一幅水墨丹青的长卷。两岸峭壁直插云霄,褐灰色的岩壁上布满褶皱,层层叠叠,似岁月留下的沧桑掌纹。

岩壁缝隙间,倔强的松柏探出虬曲枝干,针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为冷峻的峡谷增添几分生机。

图片
走过漆树坡,就到了宝瓶峡,仿佛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梦幻世界。峡谷形似酒瓶,故而得名。

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犹如刀削般直立,崖壁由层层叠叠的砂石构成,呈现出深红、枣红、杏红等多种绚丽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仿佛是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画笔,在这里挥洒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峡谷中奇峰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像威猛的雄狮,有的像亭亭玉立的仙女,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巨龟。

清澈的溪流在峡谷中潺潺流淌。沿着溪流前行,可见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峰、树木和天空,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走过“子聪泉”,转过一道山弯,慢慢向山顶攀爬,便到了紫金山观星台。

它坐落于山顶开阔之处,仿若一座遗世独立的神秘堡垒,四周环绕着低矮的灌木丛,偶有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为这片静谧之地增添了几分灵动。  

观星台主体由灰白相间的砖石砌成,古朴厚重,尽显历史的沧桑感。山间的夜风轻轻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耳畔只有轻微的虫鸣声与望远镜转动时的细微声响。

此刻,站在观星台上,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尘世的烦恼与喧嚣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对宇宙奥秘的无尽探索与对自然力量的深深敬畏。

可以想象,夜幕降临,苍穹如墨,繁星点点,仿若镶嵌在黑丝绒上的宝石。

银河横跨天际,泛着淡淡的银白色光辉,宛如一条流淌在宇宙间的星河,神秘而壮美。星汉灿烂,如梦似幻,不禁让人感叹宇宙的浩瀚无垠。

立屏板山,宛如一座天然的巨型屏风,横亘在天地之间,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它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之力将其精心雕琢而成,为紫金山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神奇色彩。

山峰顶部平坦如砥,四壁陡峭如削,犹如刀砍斧劈一般,尽显大自然的凌厉与威严。

从远处眺望,它就像一座巨大的石屏风,稳稳地矗立在山间,为紫金山遮挡着风雨,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岩石多为紫色的石英砂岩,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紫色光芒,仿佛蕴藏着无尽的能量。

岩石的纹理清晰可见,有的如波浪般层层叠叠,有的如丝线般细腻流畅,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艺术画卷,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大自然的沧桑巨变。 

图片
从一千多米长的滑道悠然地滑下去,便到了龙旋天瓮的观景平台了。沿路一边慢行,一边欣赏着身边的美景,人在山中走,如在画中游。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小径边,淙淙的流水一路相送,轻柔的风阵阵吹拂,仿佛再次踏入一幅徐徐展开的灵动画卷,一步一景,空蒙宁静。心也在这绿意与宁静中渐渐沉淀,沉醉其中而忘了归路。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没有前往东边山坳的紫金书院遗址。以前曾有幸和几个文友探访过。

它坐落在紫金山小寨处的北部山腰,拥有大门、书房、操场、宿舍、读书台等多个区域。

书院周围有十余间房屋和数十丈长的围墙遗迹,以及一眼小井,见证了七百多年前的辉煌景象。

紫金五杰在此潜心研学,入朝为官后,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景区的经理介绍,从前年开始,紫金山景区举办了两届“状元文化季”, 紫金山通过创新一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状元巡游”,沉浸式感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无比喜悦;“科举考试”,生动再现“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的踌躇满志;“五杰问答”,领教“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的鼓励鞭策……

更有“网红大咖的现场直播”“协会英才挥毫泼墨”“民间艺人一展身手”等精彩活动。

图片
走一走状元路,敲一敲状元鼓,爬一爬青云梯,寻一寻五杰踪,悟一悟紫金魂,让游客在山水间启智明慧,在感悟中传承弘扬。

吃过喷香的大锅菜,意犹未尽地踏上了归程。忽然想到“梦想的风吹到了紫金山”的宣传语。

是啊,每个人心里都有梦想,而紫金山之行,不正是圆了我们追寻五杰灵踪、饱览太行圣境的山水人文之旅的梦想吗!

我们带着敬畏之心,触摸了先贤“仰望星空”的智慧,领略了伟人“脚踏实地”的风采,感受了时代蓬勃发展的脉动,聆听了“太行泉城・美丽邢台”激越慷慨的强音。

再见了紫金山。请你等着我们!

我们一定会故地重游,再来追梦紫金山!    

本文作者:王贵平,信都区龙泉寺乡泘沱村人,会宁中学退休教师,原邢台县作家协会理事,邢台市杰出名师,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教育部优质课获得者。著有诗集《花未眠》,《本土诗歌欣赏》《联考优秀作文》,《语文读本古诗文译练》,《邢台县历史文化读本》编委。